赴湖南师大参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研究高级研修班”学习感悟——学习·反思·精进
(教育学院 黄任之)
4月25-29日,感谢学校推荐,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为期5天的专业培训,不仅有彭运石教授开篇大气,恢弘视野,梳理了近现代的心理健康学发展的脉络,带来的丰富充实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精彩演绎了各自的研究所得,给我们很大的感悟和触动,我特别喜欢凌辉专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鲜活的实际案例,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开场,凌辉教授向我们介绍说,巴林特小组是欧美国家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它由匈牙利精神分析师Michael Balint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成为一种广为运用于训练临床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但也可以运用在其他的人际关系中。
巴林特小组一般由8-12名成员组成,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日常工作中的医患问题,原来都是针对典型案例,通过角色转换、遐想、共情等方式分析事件当事人(医务人员、患者或患者家属)情绪背后的心理过程,体验当事人的情感感受,让医务人员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行为,从而释放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患者,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活动开始前,组长对参与者及现场环境等提出建议,要求做好保密和伦理原则,组员均做简短的自我介绍。在现场,一名男教师讲述了工作中的案例。聆听案例陈述后,小组其他成员对于案例的客观事实展开提问,案例提供者退至圈外,组长引领小组进入案例情景和角色中冥想和想象,小组成员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代入不同的角色进行了表述。案例提供者回到小组,表示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感受到关怀与温暖,释放和排解了负面情绪,要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工作能力。此次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纷纷谈到了自身感受,表示收获满满。
巴林特小组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将我们小组内的情绪平移到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你总能在小组内的案例上看到自己生活中某些事件和情绪的影子。
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旨在帮助参与人员心理减压,防止“职业倦怠”,增加员工向心力,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参与人员对于关系的呈现有了全景式的视角,更加意识到自身对于患者的影响。我校将持续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各类人员可自由申请参加,让大家能以更加积极乐观、团结高效的状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评估》的专题培训,目的是提升危机干预技能,护航学生心理健康,主讲教师是湖南古师范大学的卢谢峰教授。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提升机会。
主要从“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技能”两个方面展开讲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我知道:要了解心理危机的出发点再进行识别,以及具体的应对解决办法,遵循” 面向全体、宽容、 耐心的原则去对待,此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更加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点滴积累而成的。我们心理教师应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来更好的发挥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的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特别要关注特殊学生心理状态,要做好心理引导干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每节课每次谈话时贯穿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正视自己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人格夯实心理基础。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更多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将心理健康课看的过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懂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那就是:源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把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