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支持下,在学校“两坚持两拓展”发展战略的指引下,6月25-30日,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全校10个师范专业的20名中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骨干教师赴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为期六天的集中提升培训。尽管天气炎热,但学员老师们认真听,详细记,积极想,课中课后时不时与授课教授开展热情激烈的深入交流,写下一篇篇精彩的学习感悟……
学在盛夏时沐浴“春风”里——赴福建师大学习的感与悟
曾素艳、黄晓丽、钟小燕、谷炽辉、刘珊、李小雷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在紧张的期末之际,我们来到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任教的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福建师范大学,开启了六天的“充电赋能”之旅。
6月25日,全体学员在福建师大宏达厅参加了本次培训的开班仪式。福建师大郑家建副校长、教务处宋原副处长、发展规划处、省部共建工作办公室林伟副处长、教育学院李巨轸副书记(主持工作),以及我校的2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教师工作部(处)李锋部长主持开班典礼,郑家建副校长在开班致辞中对我校所有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培训给予充分肯定。
我校教师代表黄晓丽教授上台发言,她说到:“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强化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培训的各项规定,虚心学习,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一定做到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交流、多提问,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成,为胜任中学课程论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班仪式之后,福建师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李锋部长给我们开展了“高校教师如何成长为大先生”的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从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师德建设的具体实践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在高等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坚定教育的初心,让自己成为得到师生和社会认可的“大先生”、好先生。
6月26日是开展中学课程论主题教学培训的第一天,李功连和章勤琼教授的两堂课都精彩纷呈。于我们而言,每一次聆听,都如赴“盛宴”、如沐“春风”,感受颇深、收获颇多。
上午,在李功连教授的《漫谈学科教学论研究》的现场教学中,我们从“学科教学论的性质”到“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本学科教学论研究中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李教授还以本人的两个国家社科课题项目申报进行了生动的申报案例分析,如:选题需紧扣时代发展、研究社会重点、促进个体发展;研究内容需具体、聚集主题、关注结构;研究基础需阅读大量文献,基础厚实……等等。李教授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国社科项目申报的重难点、选题的技巧与重难点,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对于国社科项目申报的目标和要求也更明确,大大提高了老师们国家级项目申报的积极性。
下午,章勤琼教授以《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的分析》引出目前关于“学教评”热点问题的研究观点与成果,结合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深入分析“学教评一致性”与落实核心素养的关系。章教授以精炼的语言引发我们对于“培养学校基础教育任课教师和社会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
当天课程结束后,我们展开了深度的座谈交流,大家踊跃发言,激起了一阵阵思想碰撞的“小风暴”,掀起了一浪高过—浪的新高潮。
体育学院黄晓丽和钟小燕老师发言:“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学科教学论的基本知识理念、方法等,厘清了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让我们明白了今后中学体育学科课程教学中以体育学科素养为中心,落实学教评一致性的课程教学理念。”
音乐舞蹈学院刘珊老师在课后提出:“音乐教学研究要以国家美育政策、文件为背景,基于音乐教学理论,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综合展开。”而李小雷老师则感叹到:“今天听了李教授和章教授的课,学习到了很多。既能感受到他们在学科教学论领域的深耕之道,也感慨其学术专研之精妙绝伦。能够体察到他们思维方式的与众不同,也能感受到对待学科问题、方法与前沿理论的敏锐洞察力。感谢学校给予的学习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文学与传播学院谭永和卓明华老师认为:“依托学业质量标准,章教授将核心素养、课标和教学评价融为一体,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探讨了如何发挥学业质量标准对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的引导与促进作用,为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整体思路和操作框架。”
数学与统计学院陈秀琼老师说:“核心素养何以落地?今天下午章勤琼教授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讲座中给了最好的诠释。章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他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用生动的案例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引领我们去思考,明确了我们以后的教学和研究的方向。”
美术与设计学院曾素艳与谷炽辉两位老师发表个人思考:“李教授和章教授的授课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已成为发展思维、情感、创造力和培养全球意识人才的重要学科。《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是高校美术师范专业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性很强的课程,本门课程与时俱进的改革,不仅对本专业学生的教育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也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检验本专业办学质量高低的一块试金石。我们需深入解读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可以从湖南本地艺术特色的大单元课程内容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学科教学改革深化研究两个点展开教研。”
面对新时期高校工作的新形势,一师发展的新任务,今天的培训也许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两坚持,两拓展”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一小滴水,但我们相信,在无数水滴的积累下,我们一定会为学校推进中学师范教育发展,为我校建立一支符合新时代、新师范、新理念要求的中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团队而努力。
前路漫漫,唯有奋斗。感恩学校给予我们一次具有高度和深度的学习机会,今后我们将聚焦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和教育教学方法变革,以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与教学素养提升为本次学习的重点,持续提升个人的教学教研能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一师做出新的贡献。
2023年6月26日
听大咖精音,感名校风采
—— 一师中学课程教学论骨干教师学习感悟且学且思且实践
朱丹、刘望、张燕丽、祁玉娟
大暑如期至,炎炎六月中。
今天是培训学习第二天,福建持续高温,团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上午的学习,为我们授课的是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
余教授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
余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课题是:基于新课标的中国教学改革创新。他首先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基于新课标?”新教学究竟新在哪里?激起老师们的思考。
余教授通过大量案例,做出初步结论:他说,新课标是改变教育的一把刀子和一个支点,新教学新在“新的教学目标”、“新的在教与学的关系”、“新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新的知识内容组织”,他进一步强调,要树立“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目标、营造“以学习中心课堂”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的教学内容组织。
精彩的课堂激起了老师们深深地思考,老师们认真聆听,仔细做笔记,收获良多。
课后,老师们围着余老师继续展开讨论,针对中学教育中核心素养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思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余老师一一解答,最后,学员们和余老师合影留念。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是无穷尽的。外国语学院陈艳君老师和孙军秀老师深有感悟的说到:“作为培养基础阶段英语教师的骨干力量,我们要及时吸取理论精华,紧跟教育变革步伐,让自己先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为人之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与能力,要求自己‘德才兼备,助力师范生成人成师!”
下午,学习团队来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调研,陪同调研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雷虎强副部长。调研会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参培团队领队李玲老师介绍了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教师学科背景,以及主要学习诉求;福建师大附中校务委员顾海燕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陪同调研的十个专业团队老师。
会后,我们分别与对接学科教师沟通,进入各自实验室、咨询室、工作间参观,对各学科就教学现状、新课标在中学的实践运用进行了深度交流学习。
一天的行程很满,学习很累,但收获巨大。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了先进理念、感受到优秀做法,激起了持久的思考,对未来的工作更充满了希望。
2023年6月27日
专家引航促提升,深思笃行共成长
—— 湖南一师中学课程教学论骨干教师研学第三天学习感悟
陈秀琼、唐琴、陈艳君、卓明华、谭永、孙军秀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盛夏的福州白浪翻滚,热力袭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福建师范大学研学进入了第三天。
上午为我们讲学的是孟迎芳教授。她是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福建省优秀教师、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曾获国家一流课程,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和教学活动创新奖等。
孟教授基于当下中考高考热象,从心理学视角出发逐一探讨了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了当下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进一步探究了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促进学生的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孟教授提出我们在教学中应“授人以筌”,帮助师范生超越自我需求,树立信仰与精神双目标,从职业走向志业。
精彩的课堂激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力,大家就相关问题不仅与孟教授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而且同行之间也在不断地切磋琢磨,不亦乐乎!
比如,教育学院心理学科朱丹与刘望老师说到:“孟迎芳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多年致力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孟老师的课也是我们两位心理学老师期盼的课,今天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发。她提到的心理学的整体性,引导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系统观,家校社共育的重大价值;提到‘授人以笙’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建构主义教学观,明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孟教授给我们的启发还在如何培养心理学专业师范生,用'见习、实习、研习'和全新的毕业设计思路培养心理学师范生的实践技能,让他们装备着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走入岗位,带着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理念和学科教学配合,锤炼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心理健康的中小学生。总之,受益匪浅。”
外国语学院孙军秀和陈艳君老师谈到:“孟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容量很大,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可操作的实践案例;孟教授的讲座逻辑性和层次性强,深入浅出,入脑入心,深受启发。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课件制作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有用、管用、实用。”
下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张荣伟教授引领我们走进了教育哲学的殿堂,给我们分享了他所关注的“核心知识、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当好教师的四个要件”“我国基础教育督导的核心问题”等一系列教育议题。
谈到“核心知识、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问题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张教授指出,教师应当既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对此,他强调教育叙事的重要性,重视教师的实践和体验,指出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育叙事无疑是教师们介入新课程研究、提升自身素养的最佳途径,通过教育叙事,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策略的改进。教师在叙述和反思中,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张教授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一味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而忽略了核心知识的重要性。他指出“知识是刀,素养(能力)是刃”,没有核心知识、核心课程,就没有核心能力、核心素养,同时他还指出不能将“素养”虚化、泛化,从而使教学失去具体明确的依托。对于“核心素养”和“核心知识”的辨析和探讨,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我们今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教育任务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大家还在课堂上与张教授进行了热烈地互动。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研学时间竟已过3天。各位老师对这几天的研学做了深刻的总结。
比如美术与设计学院曾素艳老师在讨论中说到:“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作为高校老师的我们,需适应当前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趋势,进一步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中学美术师范生时更应该深入解读2022新课标,高校教师应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教学中深化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以市场需求和教育原则为导向,完善美术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课程结构,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更好地推进一师中学美术师范生的培养。”
美术与设计学院谷炽辉老师谈到:“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各位福建师大授课专家的博学多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了解了一些新的中学教育理念,还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有了新的思考。带着这些思考回到湖南一师,必将给我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体育学院黄晓丽老师提出:“三天来的理论学习和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的体验,深刻地体会到掌握系统的学科课程理论的重要性,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感知到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紧迫性。”
另外,物理与化学学院的陈万平老师在听取了张荣伟教授的课堂后,勾起了他对学生时光的回忆,并与我们分享了他以往的教育叙事文章,详见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x473SBqyTarpcdn_uuyQPQ.
专家引航促提升,深思笃行共成长。研修期间,大家开展了多次自主研修讨论和学术辩论,言语的碰撞、逻辑的思辨、思维的交织,让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2023年6月28日
循专家治学思想,绘课程建设蓝图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23年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骨干教师培训第四天侧记
陈万平、毛秋云、吴昌义、黄永亮
6月29日上午,给培训班上课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博士生导师殷世东教授。殷教授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殷教授授课的主题是中学课程教学论中的教与学。首先,殷教授与学员分享了他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他认为学科实践其实就是一种专业化的劳动过程,以前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学旅行和现在的实践教育等都是一种劳动教育的体现。他也谈及劳动教育形式以及如何把劳动教育融入到知识教育中。殷教授介绍了苏霍姆林斯基归纳的四种教学方法,即复制、演绎过程、归纳过程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过程,并谈了自己的思考。此外,他从观念上、内容上、体制上等方面谈及了中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殷教授的启发下,学员们开展积极思考与交流。体育专业学员钟小燕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能力,学科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学科课程的本质是落实专业化劳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终端享受型生活使得人们身体活动能力降低,而劳动教育能让我们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英语专业学员陈艳君老师和孙军秀老师说到:殷世东教授从怎样教、怎样学和学什么三个层面对中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与学进行了独特诠释,对下一阶段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优化设置与课程教学的开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9日下午,为学员授课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安邦博士。龙博士就国内外教学研究的四大导向对学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就相关概念进行深入剖析。他把这四大导向归结为教学目标的素养导向、教学主体的学习导向、教学内容的综合导向以及教学方式的实践导向。在讲授中,龙教授首先对核心素养这一专业名词进行了学术朔源,接着阐述中小学教倡导的“做中学”类教学模式与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异同。他认为中小学的“做中学”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教学,而幼儿园的是一种直觉上的经验教学。
讲授中,龙博士新颖的观点和激情的讲授引发学员的高度兴趣,由此引发部分学员与之展开深层次的讨论。龙博士认为生活不等于生活世界,数学专业学员唐琴老师认为生活等于生活世界;同时,龙博士和数学学员陈秀琼老师就数量中数与量的关系产生了辨析。观念的碰撞,使龙博士饶有兴趣的对运用数学思想发现现实世界进行深入讲授。他层层剥离,逐步抽象:从现实生活,抽象出空间模型,再抽象出数量,进而到数的关系。由此,展示用数学思维来分析现实世界的具体过程:从生活世界引入科学世界(知识),经抽象处理,得到底层的数;通过数的运算,再逐次注入象而回到现实世界,从而深入浅出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龙博士在层层剖析中引导学员清晰生活、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关系,懂得知识不是教学目标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工具和方法。
在听完授课专家的讲座后,学员们深有感触。教育技术专业学员张燕丽老师和祁玉娟老师说:专家们各有各的学术思想,各有各的研究领域,这些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思想碰撞,形成了头脑风暴,我们或者震撼、或者反思、或者理解;根据每位专家的授课,我们不停地在思考课程的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应该培养怎样的专业教师,为了培养知识、能力和品格兼备的专业教师应该怎样做?
培训期间,类似的思考一直不断的冲刷着学员们的头脑。思考的内容既成为学员们今后学术研究的新方向,也为接下来的课程建设提供内容、方法和理论支持。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次培训真正是高质量、高能量,大家收获非常多,课程建设的蓝图日渐清晰。培训好时光,建设正当时,学员跃跃欲试,期待在第一师范火热建设发展的时代之路上大显身手!